Close
返回澳門理工大學

在校學生專區

理工師生赴蜀進行康復治療服務學習

為加強與內地高校之間的學術交流,了解康復醫學在汶川地震後的進行情況,並讓學生掌握及加強醫學救援的專業技能,澳門理工學院高等衛生學校組織了護理學課程師生16人於6月26日至7月3日期間赴四川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災後重建與管理學院開展“蜀澳災區康復治療服務學習”交流計劃。

四川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其與香港理工大學聯合創建的災後重建與管理學院更是全球第一所防災減災及重大災害危機管理的專門學院。是次交流計劃除理工外,參加的單位尚有四川大學、四川省八一康復中心及綿竹市康復中心。理工學生獲安排接受脊髓傷員研究理論及醫學救援技能的培訓,並前往四川省八一康復中心及綿竹縣人民醫院實踐損傷治療操作,體驗全球最尖端的臨床智能康復系統-卡倫系統,以及探訪512汶川大地震的脊髓傷員,為患者在復健問題上提供專業的護理建議。交流期間,理工師生也獲安排參觀四川大學博物館、成都都江堰及杜甫草堂等著名工程及古蹟,加深對國家歷史發展的認識。

理工高等衛生學校的帶隊老師表示這是一次別具意義的交流之旅,樂見同學能結合護理學的專業知識以幫助脊髓傷員。參與交流的同學感謝理工的組織及安排,此行讓他們獲益良多,既瞭解到現時康復醫學的發展,亦增進了康復治療服務的知識;在體會地震等自然災害所帶來破壞的同時,也驚嘆國家在扶持災後興建方面的速度及規模。而親身接觸地震倖存者讓同學們感受甚深,更啓發他們要努力學習,立志成為優秀的護理專才,為澳門社會作出貢獻。

學生感想摘錄

卞嘉寶-護理學課程3年級

四川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災後重建與管理學院是在汶川大地震後本著“地球人都要有災害意識”的理念而建成,我對災後重建工作以及災難應急技巧的課程感到新鮮,也參觀了綿竹縣人民醫院及進行災害醫學救援的交流。在院內有大量的專業醫療團隊及完善的設備可供傷患者進行各種治療,我對「卡倫」的印象深刻,這是全國首次用在醫療方面的一台軍事系統,這是一台高而龐大的科技設備,能測試患者的肌肉使用幅度和平衡力。 而最難忘的是與那些脊髓傷員聊天,他們經歷過波折的人生,但展現出堅定的意志,他們讓我感受到的不是傷痛,而是活著真好。

詹永亮-護理學課程3年級

在交流過程中學習和了解災害康復醫學研究的方法和醫學救援等相關技能,令自己在醫學知識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提昇。旅程中除了到訪IDMR災害醫學研究中心、八一康復中心外,也到了都江堰、武侯祠、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等,感受當地文化特色,令自己的人生閱歷及眼界也得以擴闊。而整個旅程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與脊髓傷員交流,在經歷過這樣重大的災難後他們樂觀的生活態度令我有所感觸,明白其實很多事情自己並不能掌握,所以更應活在當下,珍惜現在。

區靖敏-護理學課程3年級

我們到了災害醫學研究中心學習了很多有關地震脊髓傷患的研究理論與救援技能,使我們瞭解到當災害發生後我們應該怎樣處理,隨後我們被安排與地震的脊髓傷患者進行互談交流,我想大地震不僅給人類帶來災難,同時也在警示人類應該以自己的實際行動愛護環境和珍惜生命。學習完畢後,我們參觀四川的著名景點,其中去了都江堰,讓我認識到古代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浩大及艱鉅;另外還去了成都的大熊貓基地,加強了我們對大熊貓生活及特性的了解,也增強了我們對國家生態保育方面的認識。

施綺琳-護理學課程3年級

非常感謝學院讓我有機會去成都,除了讓我開闊眼界外,還令我的知識和心理都有所成長。這次交流的內容非常豐富,包括關於地震脊髓損傷的理論與技能培訓實踐,還參觀了復康中心的醫院、探訪512地震脊髓傷員,以及參觀成都與都江堰的各大景點。這些活動內容並不是每一個交流都有的,尤其是探訪512地震脊髓傷員,能和他們交流是我最大的收穫,地震距今已九周年,很多人都覺得一切應該已修復好,但真相是地震的傷員還存在一些永久性的併發症。經過這次的交流活動,讓我覺得要好好珍惜身邊的人,讓自己不悔地過每一天。

Top Top